4月23日,《中国教育报》报道我院校企深层次合作,“双百”进校园的三年行动计划。报道全文如下:
淄博职院校企深层次合作培育能工巧匠
产业教授进校园协同育人
“工匠精神就是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着、对产品负责,极度注重细节,不断追求完美和极致。将工匠精神融入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才能做出打动人心的一流产品。”胜利钢管股份有限公司钳工熊兆军不久前刚刚收获了他的第五项专利“螺旋焊管开卷机铲刀防护装置”,作为山东省淄博职业学院143名首批聘任的产业教授代表,近日他又登上学院大讲堂,与学生们分享了工匠精神的内涵。
2018年下半年,淄博职院启动“双百”进校园三年行动计划。按照这一行动计划,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至2021年,该校每学年将从校外企事业单位选聘优秀企业家、工匠大师各100名,授予学院产业教授、名誉教授、客座教授等称号,以此建立校企合作新平台,助推校城融合发展。
“学院聘请百名企业家进校园,目的是将企业文化、职业精神传递给学生们;聘请百名工匠大师进校园,是为了让学生们及时了解最前沿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解决教学和实践脱节的问题,为区域发展培育接地气的能工巧匠。”据淄博职院党委书记张爱民介绍,为保障行动计划落实,学院专门建立了“企业家、工匠大师资源库”“校企协同创新中心”“工匠大师工作室”,通过组织企业家、工匠大师为师生讲授应用性、实践性课程,传授企业文化和工艺技能,参与专业建设、师资团队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指导学生就业创业,实现教学与岗位需求“零衔接”,助推学院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顺利开展。
此次与熊兆军一起走上学院大讲堂的产业教授还有利星行(淄博)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内训师袁斌。袁斌说,校企合作符合企业培养人才的内在需求,有利于企业实施人才战略。通过企业家和工匠大师进校园活动,企业更直接地参与到人才培养之中,可以有效降低招工、用人方面的成本和风险,企业获得了实惠与利益,用人单位、学校、学生实现了“三方共赢”。
淄博职院实施的“双百”进校园三年行动计划,精准对接了企业的管理核心、技术核心,让原本停留在“招用工”层面的浅层次合作,向核心人员交流、核心技术共建共享等深层次合作迈进。企业家、工匠大师进校园以及企业接收教师进厂锻炼,让教师们及时了解了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各类难题,他们与企业家、工匠大师共建技术研究中心、组织协同创新中心和研发团队等,共同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形成创新型、实用型成果,助推校城融合发展。
与此同时,企业家、工匠大师走进校园,把他们丰富的专业知识、实践经验带进校园,让学生们不出校门就能体验到、学习到实际工作中的知识和要求。该校机电工程学院教师李福伟一直负责学生实习就业以及与企业方面的联系,他说:“通过‘双百’进校园这个平台以及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学生们更好地了解了企业的真实状况,掌握了生产一线最新的产品指标、生产标准、创新需求,提升了职业素养,强化了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消除了毕业后的磨合期,走出校门就能直接上岗工作。”
企业家、工匠大师的“现身说法”,对学生们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感染作用。“产业教授讲的很多东西是我第一次接触到的,这让我真正感受到了什么是专业能力和企业精神,还有他们攻克难关的那股坚韧劲、精细劲,让我很受感动,对我今后的工作很有帮助。”该校汽车工程系学生田有全在听完袁斌的课后深有感触地说。
“产业教授把他们对产业发展、企业发展的前沿判断和实际需求,融入学院文化和专业建设等各个层面、各个环节,有效助推了学院办学水平和内涵的提升。”张爱民说,学院将当好“店小二”,在办公及教学场所提供、实验实训设施配备、相关待遇保障、学生教学管理等方面,为企业家、工匠大师做好服务工作。